今天是:
  • 加入收藏
  • 学院主页
  • 师大主页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快速导航 

毕业生就业安全注意事项

发布人:章敬峰 发布日期:2018-03-22 浏览次数:

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已经到来,为确保求职过程平安顺利,有效保障毕业生人身财产安全,在此提醒广大毕业生提高警惕,谨防落入各种陷阱。

一、求职信息安全

1.注意甄别招聘信息真假

可向人才服务机构或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咨询、核实,也可以直接与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工商管理部门联系核实切记不要在一些不知名网站以及各种贴吧、论坛等非专业网站查找招聘信息。

2.发布求职简历要慎重

要选择学就业信息网及一些大型、知名的人才招聘网站进行简历发布或投递简历求职简历中不要提供家庭住址或家庭电话等信息。

3.不要成为不法分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帮凶

毕业生自己获取的就业、实习信息不要随意在网上公布,可直接提供给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核实,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4.警惕虚、假、骗面试信息

毕业生要甄别面试信息,要到用人单位的正式场所公开进行,不贸然接受陌生人介绍工作跟其前往;特别要警惕各种各样、改头换面的传销团伙,谨防上当受骗;如自己或同学误入传销组织,要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当地公安、工商部门求助,设法及时脱身;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切莫贪图小便宜。

二、现场面试安全

1.选择正规的求职途径

参加双向选择招聘会、就业洽谈会、人才交流会等,遵守会场纪律,注意人身安全

2.面试场所要选择在人身财产安全的地点进行

在未弄清招聘人员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切勿前往参加面试;女同学不可单独前往其所指定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场所面试,要结伴而行或由家长陪同;不能参加所谓的“非常”面试、“非常”检查等。

3.谨慎应对“高薪”招聘

所有正规企业都不希望员工只看重薪水的多少,所以,要谨慎面对许诺优厚工作条件的招聘,尤其对声称要出钱疏通,或直接向毕业生索取钱财许诺找关系安排工作等情况,以防上当受骗。

4.保管好自身携带的行李物品和各类证件

行李物品和各类证件不可交由陌生人看管;不要轻易向用人单位提供身份证等证件,需要提供证件复印件、扫描件时一定要慎重。

三、外出实习安全

1.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毕业生外出求职、实习或参加招聘会,必须正确履行请假手续,登记去向、外出时间和具体的联络方式;到用人单位实习的,应有用人单位出具的实习接收函或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学校核准同意后方可到用人单位实习。

2.保持有效沟通

要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辅导员、实习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定期向学校汇报实习进度、效果等情况。

3.遵规守纪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可涉足黄赌毒等各种不健康的活动和场合。

4.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不要接受陌生人馈赠的食品、饮料等;谨防陌生人以介绍工作、结交朋友等为名诈骗钱物或伤害人身;在列车上过夜的同学要格外保持警惕。

5.不可意气用事,避免出现过激行为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顺利时头脑不要发热,受挫时不能灰心丧气,遇到各种内心感到不满意,不公平,甚至令人气愤的事情,更要冷静对待。

四、求职陷阱案例

案例1:求职简历填写家庭电话遭诈骗

某高校李同学,在网上填写求职简历时要求提供家庭住址、电话,他没有多想就如实填写了。过不多久,家里就收到了孩子求职在外遭遇车祸,需要家长打钱做手术等诈骗电话。

正规企业进行招聘时,不会关注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电话等信息,确需填写,可填写辅导员的办公电话。

案例2:工作太容易当心有陷阱

某高校于同学,称自己去年12月份曾在某招聘网站投过简历,一直没收到回复。最近几天,接到一个“销售公司”的电话,称他们在长沙、贵州等地销售电子商品,在网上看到她的简历后,觉得很不错,希望她能够加入他们公司,加入后一年至少能挣几十万元。

在大学生求职高峰季,鉴于部分大学毕业生急于找到工作,在选择工作单位时难免会有些松懈,影响判断。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公司时,要看对方是否有正规牌照或正规证明。在求职过程中,一旦发现对方出现“一年就可以挣多少”等承诺时,要提高警惕。入职后,要对工作行为和公司的运作模式进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虚假情况和违法行为。

案例3:网上求职警惕网络传销

不少大学生过于信赖网上求职,将简历发到网上,自己的很多个人信息也同时曝光,难免会成为网络传销组织的“目标下线”。不排除某些网络传销组织假冒某企业,在网络上进行虚假招聘。这些人是利用正规公司的名称将人骗进去,然后引诱其加入传销团伙。如果求职者在网上看到打着创业、高科技、电子商务等旗号,以‘网络营销’‘网络直销’‘网店加盟’等形式从事网络销售工作的招聘信息,千万不可轻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定要遵循生财有道原则,不能投机取巧。

案例4:求职“变相收费”需谨慎

刚从学校毕业的小王,日前通过中介介绍来到一家公司应聘。但令他奇怪的是,公司负责人对他的简历、学历并不太感兴趣,而只是让他支付230元的报名费,并承诺只要报名就可以上岗。然而,当小王付清费用之后,却被告知没有通过面试,这才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以招聘名义收取报名费是招聘骗子最常用的欺骗手法。这些公司在招聘时候常常不查看任何学历证明,甚至不安排任何面试,而只是要求求职者支付诸如信息费、报名费、登记费、资料费、推荐费、注册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一些中介和用人单位甚至招聘一些子虚乌有的岗位,以吸引求职者前往。如果有应聘者前往,就不仅要在中介公司支付介绍费,到公司进行“面试”或者被“录用”时还要缴纳报名费、手续费等。而当用人单位和中介公司装满了自己的“钱袋”之后,就会找出各种理由将应聘者“辞掉”。

案例5“五险一金”难兑现

去年毕业的小颖对现在的公司十分不满。“招聘时承诺五险一金,税后3000元,签约时就变成了只有三险,税前3000元”。在小颖看来,缺少任何一种保险都是失去了一份生活保障,企业这么做很不“厚道”。她也在准备新找一份工作,有机会就离开现在的公司。

一般情况下在就业协议中很少有条款涉及“五险一金”、薪质水平等具体问题,如果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列举出具体待遇,最好在协议备注中注明。到单位报到后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对合同中的细节尤其是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关注,比如:要看清劳动报酬的考核、奖励办法,工作内容中对职位的具体约定,合同期限中试用期的期限等问题。

预祝广大毕业生们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2018年3月22日